“研学旅行风”在中国多地持续升温|世界观焦点

题:“研学旅行风”在中国多地持续升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社记者 刘鹏

盛夏时节,中国研学旅行热度不减。近期,中国多地密集推出暑期研学路线,为学子们打造“读懂中国”的行走课堂。

研学旅行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社会实践与教学、文化体验等方式进行的教育活动。目前,研学旅行已成为中国教育从业者和众多家长的一种沉浸式教育体验新选项之一。

地处中部的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该省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体系,着力建设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和中小学生“读懂中国”的大课堂。

图为6月30日在河南洛阳启幕的“百万学子游河南”研学活动路线推介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鹏  摄

6月底,“百万学子游河南”研学活动在千年古都洛阳启动。河南省郑汴洛(郑州、开封、洛阳)三地现场发布了精品研学线路,安阳、焦作等多地也分别推出了文物考古主题游径、“诗与远方竞芳华”暑期研学等系列活动,诚邀海内外学子聆听河南声音,读懂中国故事。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建成42个研学旅行营地、487个研学旅行基地、44条精品特色线路、3970节课程,研学旅行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最近前来咨询、报名研学旅行的人数持续攀升,推出的几条研学线路已基本满员。”记者近日走访郑州多家旅行机构了解到,随着今年以来旅游市场的复苏,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读万卷书”的同时亦“行万里路”。

“这趟旅行让我真正触摸到了书中的知识。”刚于古都安阳结束三天研学之旅的郑州小学生刘桐告诉记者,安阳殷墟之行让他感受到了先民们神秘的远古生活,汤阴岳飞纪念馆让他领略了千古名将的精忠报国之志,林州红旗渠让他感受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收获颇丰。

“研学旅行风”不仅在河南热度不减,在中国多地同样持续升温。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河北、重庆、贵州、陕西等多地或向全球发布研学旅行线路,或成立研学旅行产业研究院,或召开首届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均意在以研学旅行带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仅是内地,今年3月,澳门还赴浙江绍兴分享澳门“旅游+”跨界融合理念,希冀内地城市多选澳门作为研学目的地。

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当前研学旅行的参与者已从中小学生不断扩展到了学龄前儿童、大学生以及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河南大学研学旅行研究中心主任陈楠看来,政策利好和素质教育需求的双重催化,使得研学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扩张之势。

谈及研学旅行何以备受青睐,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张召鹏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研学旅行的前提首先是“游”,参与者通过各类研学活动深入广袤的中华大地,立足不同主题,为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及近现代的发展提供了“观中国”的行动空间。其次,“研”是中心,参与者通过集体出行、参观考察及劳动实践,由借助书本“读中国”变为通过游历“体验中国”,由“课堂上知中国”变为“实践中懂中国”,进而深化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变迁的领悟。

“只有牢牢抓住以研学为学校教育补充的发展定位,着力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才能够确保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实现真正的寓教于游。”陈楠如是建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