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APP“青少年模式”敷衍青少年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相关资料图)

王国俊

当你打开许多视频APP,会自然地跳出弹窗让你选择是否使用“青少年模式”。作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安全上网的一种制度创新,青少年模式上线已经三年。但青少年模式运行得到底怎么样,青少年真的喜欢吗?近日,记者采访发现,部分APP青少年模式形式简单、内容敷衍,甚至个别APP青少年模式只给青少年提供“动画片”内容,陷入青少年不喜、家长摇头的状态。

部分APP青少年模式成为“动画片”模式

昨天上午,记者打开一款著名社交视频APP,弹窗立刻跳出选择“进入青少年模式”字样,同时标明该模式是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特别推出的”,点击并按要求设置密码后进入该模式,发现内容非常简单,频道只有三个部分“直播”“推荐”“动画”,其中“直播”频道显示的是“暂时没有匹配的内容”,“推荐”频道下内容以知识类为主,“动画”频道下内容只有15部动画,然后就显示“到底了”。而如果关闭“青少年模式”后进入普通模式,会发现内容极其丰富,内容频道有数十个之多,同样点击“动画”频道进去发现,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进行了详细分类,数量之多是“青少年模式”区区15部无法比拟的。

记者随后又登录一款主流短视频APP,并将青少年年龄设置为16岁,进入后发现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订阅”,另一个为“推荐”,而在另一款以电影、综艺等内容见长的视频APP里,记者点击进入“青少年模式”并完成相关设置后,发现也仅有“百科知识”“趣味英语”“经典儿歌”等5个板块内容。

从记者体验的多个视频APP来看,与普通模式相比,部分视频APP“青少年模式”明显存在视频数量少、质量不高、内容简单等现象,比如以某款视频APP为例,“青少年模式”基本已沦为“动画”模式,而且实际提供的也只有寥寥十多部动画,这样的内容设置显然已无法吸引青少年进入。

青少年模式敷衍青少年不是个别现象

就此记者采访了部分青少年,Tim是南京的一名高二学生,他说在他们同龄人看来,并没有太多人会选择“青少年模式”,“本来因为学业紧张,用手机也不多是主要原因,而且那个模式看起来太简单了,内容简单,形式简单,也没有什么意思。”他介绍,比如进入这个模式,只要不选择就可以了,而且即使选择进入后,发现里面很多内容都像为“小小孩”准备的,并不是为青少年准备的,“有些青少年模式就是放一些儿歌、动画片,而且数量也不多,初高中的青少年能有多少人还看这些内容呢?这些APP的青少年模式根本没有认真想想青少年到底喜欢什么内容?”

不久前,上海市消保委测试了20款市场主流视频、短视频及直播APP的青少年模式,发现了不少问题,包括部分APP深夜时间管理流于形式、内容较为单调枯燥、内容池分龄匹配度不高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模式的用户数量和效果。此外,虽然不少APP宣称“青少年模式”下精选了一批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优质内容,但部分平台在打开“青少年模式”后内容并不是“精选”的,而是内容锐减,甚至没有,还有些内容过于单调和枯燥。

另据《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虽然85.9%的未成年网民和91.6%的家长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设置过该模式的不到五成。约四成的未成年网民、家长、教师认为青少年模式效果一般或不太有效。正如记者接触的青少年所言,有些青少年模式显得“幼稚”,内容设置也不用心,“名不副实,也没什么意思。”

“青少年模式”要真正懂青少年

青少年模式自2019年3月试点上线以来,对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这就意味着上线“青少年模式”成为服务平台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4年过去,青少年模式已经逐渐成为视频、直播类APP的标配。但为何依然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呢?

“其实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难题,但做好做优会产生比较大的投入。”南京从事大数据项目多年的工程师文先生认为,对一些APP来说,他们缺乏投入大量成本的动力,甚至可能担心投入会分流掉“流量”,因此可能繁衍应付了事,让这个项目流于形式。

“未成年的年龄跨度比较大,需求也不同,青少年的需求也是丰富多元的,企业平台还需要懂青少年。”南京心理咨询师小鱼表示,要懂孩子就要研究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就需要提供匹配孩子年龄要求的产品,而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大投入和足够的耐心,但却并不一定能获得相应投入回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专家认为,“青少年模式”要真正地懂青少年,要名副其实,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企业投入问题,二是对企业考核、激励、监管等,多措并举才能让“青少年模式”真正成为青少年喜欢的模式。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