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看:多部委密集发声,2023年这些政策影响你的“钱袋子”
中新经纬1月5日电 (董湘依)岁末年初,多部委召开工作会议透露2023年施策重点,财政部等负责人发声,涉及民生、住房、财政、教育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将影响你的“钱袋子”。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处”,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将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具体来看,今年的民生支出重点覆盖教育、医疗、社保、生态、“三保”等,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
教育方面,继续增加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规模,研究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医疗方面,保障好疫情防控所需资金,适当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社保方面,积极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和经济回暖,财政增收有基础,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支出规模将继续扩大,且支出中用于疫情防控的支出将会降低,用于“三保”和基建的支出将会增加。
根治欠薪,加强农民工兜底保障
1月3日,人社部召开深入推进根治欠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多措并举推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协调妥善解决困难行业企业的欠薪问题;加强对生活困难农民工的兜底保障,用好相关储备资金和政策;用好失信联合惩戒手段,严厉惩治恶意欠薪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欠薪问题出现较大反弹,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面临更加复杂局面。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对中新经纬表示,整治欠薪,首先是稳民心,稳农民工队伍。其次,在经济困难的特定形势下,通过追讨欠薪,让各类存在欠薪问题或者现象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依法依规管理企业。最后,做好欠薪工作对于2023年促进经济的复苏也起到助力作用。
在苏海南看来,有些体制内的大型企业,特别有些建筑企业,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该付的一定要付。中小微企业可能要结合实际情况精准妥善处理企劳关系,正确认定欠薪,并且追缴。
保障刚性住房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提出,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国家把新市民、年轻人作为未来支持住房平稳发展的生力军,意味着过去的购房需求很难维持下去,必须要寻找楼市新生的、可持续的力量。”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提到,珠三角新市民、年轻人的住房自有率只有50%左右。新市民为主,意味着租购并举,大力发展保租房,而不是原来的商品房,特别是高价商品房。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下跌0.02%,为8年来房价累计首次出现下跌。住房信贷支持和楼市政策松绑,对于今年房价形势影响多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表示,在需求端保障新市民住房需求的政策基调,对于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有积极作用。信贷成本降低、额度增加,首先是影响市场交易量,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房价总体还是能够保持稳定,主要是在于需求端的保障。
完善税费优惠政策
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改善了市场主体预期。特别是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明确,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完善税费支持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着力纾解企业困难。
对此,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2023年仍会继续减税降费,但规模可能会低于2022年的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等3.7万,主要缘于2022年留抵退税力度超预期、达2.3万亿元。
赵伟认为,2023年的减税降费方向重点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市场主体、促进就业,针对中小微企业、创业就业等减税缓税,二是促进投资、产业升级转型的,对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和研发税收的优惠政策。
温彬预计,2023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3万亿元,高于上年预算设定值5000亿元,但比上年实际执行值少了1万亿元,这主要是因为于大规模存量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后,2023年的增量退税空间十分有限,企业端减税降费力度将会降低,居民端支持力度将会更大。(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
全球快看:多部委密集发声,2023年这些政策影响你的“钱袋子”
2023-01-05
-
天天热资讯!“国补”退场 湖南出台新政为新能源汽车“续航”
2023-01-04
-
天天看热讯:2023重庆垫江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储备)
2023-01-04
-
【天天时快讯】真离谱!一个38岁一个大伤,他们却还在拉高生涯平均数据
2023-01-04
-
张婉婷向妈妈痛哭倾诉自己受到的伤害 张婉婷性格是怎样的
2023-01-04
-
当前通讯!姆巴佩评心中NBA前5:詹皇阿杜领衔字母哥在内塔图姆东契奇入选
2023-01-04
-
通报!柳州雅儒路一居民楼深夜爆燃坍塌,初步调查结果公布
2023-01-03
-
环球百事通!大宗交易:绿地控股成交1414.32万元,折价5.33%(01-03)
2023-01-03
-
巨丰视角:2023年A股最大的利好
2023-01-03
-
【独家】见过云南文山的腿法,再也不用看功夫片了
2023-01-03
-
全球快看:多部委密集发声,2023年这些政策影响你的“钱袋子”
2023-01-05
-
天天热资讯!“国补”退场 湖南出台新政为新能源汽车“续航”
2023-01-04
-
天天看热讯:2023重庆垫江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储备)
2023-01-04
-
【天天时快讯】真离谱!一个38岁一个大伤,他们却还在拉高生涯平均数据
2023-01-04
-
张婉婷向妈妈痛哭倾诉自己受到的伤害 张婉婷性格是怎样的
2023-01-04
-
当前通讯!姆巴佩评心中NBA前5:詹皇阿杜领衔字母哥在内塔图姆东契奇入选
2023-01-04
-
通报!柳州雅儒路一居民楼深夜爆燃坍塌,初步调查结果公布
2023-01-03
-
环球百事通!大宗交易:绿地控股成交1414.32万元,折价5.33%(01-03)
2023-01-03
-
巨丰视角:2023年A股最大的利好
2023-01-03
-
【独家】见过云南文山的腿法,再也不用看功夫片了
2023-01-03
-
为什么耙耙柑不甜?
2023-01-03
-
-
如何简单高效地定制自己的文本作画模型?
2023-01-02
-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箱
2023-01-02
-
环球观点:床怎么读 床如何读
2023-01-02
-
世界即时:元旦假期首日:安徽黄山游客量增多
2023-01-01
-
万通发展(600246)12月30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154.67万元
2022-12-31
-
警惕骗局!湖北嘉鱼一男子网购抗原被骗6万余元
2022-12-30
-
【环球报资讯】博隆技术IPO:共有七名实控人 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或不保
2022-12-30
-
当前观点:开江: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2022-12-30
-
当前聚焦:安纳达:控股孙公司超额完成月产4000吨目标任务
2022-12-30
-
陆金贷(大额专享)逾期1天还不起会影响征信吗
2022-12-30
-
成都首次启动直播带岗系列活动,求职者足不出户即可应聘46家知名企事业单位
2022-12-29
-
每日视点!上海谊众:预计2022年净利1.5亿至1.6亿元 同比扭亏
2022-12-29
-
陆金贷(大额专享)逾期5000不还会影响征信吗
2022-12-29
-
天天快资讯丨又现“老鼠仓”!基金经理与券商研究员合谋,涉事股票12日大涨1.5倍
2022-12-29
-
滚动:晶品特装(688084)12月28日主力资金净卖出780.24万元
2022-12-29
-
介于橙橘之间的一种橙子?
2022-12-29
-
环球微头条丨奥普吴兴杰:不畏艰险,夯实基础,梦想终将实现
2022-12-28
-
热讯:2022泗水人游泗水优惠政策(景区+酒店+民宿)
2022-12-28